探尋
自在的生活



 

楔子
各位貴賓、各位姊妹,大家好:
很高興今天能在「自在的生活」裡, 和大家結緣,共向探討佛法給予人類的指導。
 
佛法的宇宙觀、人生觀,蘊含著深刻的道理,不是一般人所容易認識的;一旦將它落實到生活中, 我們却會發現: 它竟是如此親切,各位來參加年終檢討會,一定想為明年開創一番新氣象,不妨帶著新鮮的心來聽聽這方外之音!  見憨的人生閱歷或許比不上各位豐富,但由佛門的薰習,知識的累積,尤其是師父的教導,使我有資糧在這裡和大家見面,個人很願意珍惜這項殊榮,提供各位最好的人生禮物!
 
(一)家庭管理師
婦女的工作,就一個完整的社會結構來看,佔有極大的份量,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,母親的地位遠比父親重要;另一方面,一位成功的男人所以能無後顧之憂,勇往直前地服務人群,往往是因為背後有一位賢內助,不但將家庭照料得妥妥貼貼,也常能適時提供智慧,讓他走得更平坦,更能切合群眾。所以,今天在這裡和大家談「自在的生活」,是因為宗教家所擔負的社會責任——提供一個積極、健康的生活心態,帶給社會一份穩定堅韌的力量——這是宗教家存在於人間社會裡唯一的目的,正和諸位在家庭所承擔的責任不謀而合。
 
(二)不為自己求安樂
怎麼說呢?大家一定聽過「自利利他」這句話,各位在家裡的作為,正是這句話的實踐:三餐總要等先生、孩子吃飽了,才將剩菜裝進自己腹內;燒菜、洗衣那一樣不是親自動手?雖說現在有全自動洗衣機,一滴水也沾不上手,但是整個過程的操作,還是要靠各位。倘若身為職業婦女,每天工作八、九個小時,拖着疲憊的身子,回到家中,先生可以翹起二郎腿看電視,婦女們仍舊毫無怨尤的做這些家務。
 
各位也許沒有宗教信仰,但這種將苦的往自己身上攬,好的都留給先生、孩子的用心和行動,已經蘊含著宗教家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的情懷。所以,今天在這裡和大家談「自在的生活」,一方面是認識現代人生活的特性,同時也願意透過佛法的智慧提供一些方法,讓大家能超越一向忙碌疲煩的生活,擁有自在的人生。

 

追趕的現代人

時代的脚步飛快向前, 為了應付多元多變的生活, 現代人必須不斷地學習。 改善生活本是人類共同的願望,但如今,它却成了我們緊張與焦慮、躁悶與徬徨的來源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物質與精神生活發展的差距愈來愈大,外在的世界五光十色,同是一個東西,昨天是新產品,今天是新發明,明日又是大突破,我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當然應接不暇,而我們的意念隨著五官所及也只有疲於奔命了!
 
(一)現代人

每天我們向自己說:「要跟得上時代」、「現代人沒有現代的常識,是無法在現代生存的」..….,我們要應付、學習的常識比古人不知多了多少倍,但我們一天却仍然只有廿四小時。什麼電腦、心理學、××學…好像不知道這些就比別人矮了一截。人與人之間,彼此見面說的不是「我新買了一輛車的。」「你的孩子考上哪一所大學?」,就是「我先生又升官了」、「××人的存款聽說是×位數.…..」、「最近在××買了一棟別墅...」。

 
(二)失落的權衡
許多學者說:今日台灣是中國近代史以來最富足的一代,...衣食足,而後該是知榮辱的社會吧!事實大大不然:大家樂、六合彩風行、迷幻藥暢銷、綁票、撕票悚人聽聞的案件層出不窮,青少年犯罪頻繁、盜竊、搶劫越來越多;遊行示威、自力救濟到處可見...,到底我們缺少了什麼?舉目所見,多少人因為失落了生存的意義,捉摸不到生命的價值,只有用最具實質的土地、房子、轎車來滿足,如果弄不到,當然就設想各種門路來找錢。似乎,物質、地位變成人存在價值的唯一權衡。反之,對生命的堅貞、對自己的忠實,思索自己存在的目標,省察自己與周遭人們的關係,問問自己能對他人提供什麼?...這些已經很少有人願意想,除非他有一顆悠閑的心靈。因此,多少人忙碌一生,錢財、地位都有了,心靈卻比虛空還空虛,這樣的人生是沒有辦法得到真正自在的!

 

自在的生活
怎樣才能有「悠閒」的心情,過自在的生活?在此有幾個佛法的原則供大家參考,而在介紹這幾個原則之前,大家要先認識一個觀念,那就是「緣起的人生觀」。
 
緣起的人生觀
「緣起」簡單說就是凡事都有它的條件,因為條件具足了,所以有現前呈現出來的結果,換言之,因緣條件變了,事物的結果、相貌也就跟著改觀。因此,世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緣條件不斷組合的結果,而世間萬法不斷地變動,因此也就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——這就是佛法的宇宙觀、人生觀。
 
缺一不可
打個比喻,今天大家能安心的坐在這種開年終檢討會,除了因為有一個婦聯會的組織外,還要有香光寺這麼一個場所,並有鄉長夫人到香光寺連絡, 香光寺的法師也願意更動原來的計畫來配合,再有鄉長夫婦昨天親自來到會場,從鄉公所調來椅子...,總之,由於很多人提供心力、體力及物質,才有眼前呈現在各位面前的場地,倘若場地、桌椅都有了,而各位不來參加的話,今天的勝會,也就無法成辦了。可見,各位的來臨對於這個局面的促成是怎樣的不可或缺!用這樣的態度來看待世事就是「綠起的人生觀」。
 
人生在握
因此,不同的因緣條件組合便呈現不同的人生層面,幸福的人生必然有它幸福的條件,失敗的人生也必然有其失敗的因緣。「緣起的人生觀」給我們很大的啟示:智慧的人不會執著於旣成的結果,而會去探究成就事物的因緣條件,並且確實地去掌握它、創造它,這樣,誰說人生不是操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呢?
 
對「緣起的人生觀」有了粗淺的認識之後,落實在生活上,我們要如何實踐它的精神呢?以下分四方面來說:
 
(一)掌握當下
就是面對事物的每一剎那,老老實實的看清楚因緣條件,並且老老實實做這個因緣下要做的事,否則,終日沉緬於過去或徒然寄望於未來,都是非常不切實際的。若能把過去的經驗,變成現在的借鏡,未來的理想化為現在的指南,而在每一個當下實踐它,必然是個充實而成功的人生。
 
以我自己為例,剛出家時自認為精進就是不休息,所以常常捨不得睡覺,把時間拿來誦經、拜佛。但,人的體力有限,不是出了家馬上成佛。幾個月下來,還沒上課就開始打瞌睡,老師說什麼,一點也聽不進去,等到天黑了,只好挑燈夜戰趕功課,結果是把身體弄跨,做事也沒效率,還養成壞習慣,那麼,到底如何才是「掌握當下」呢?簡單說就是「飢來吃飯,睏來眠」現在該做什麼就作什麼,不要自作聰明,這道理說來容易,做起來却是個大學問呢!我們有多少人吃飯時吃出飯香,睡覺時一伸腿就可以入眠?
 
(二)看破放下
第二個作法是看破放下。剃了頭,著上僧服就算是看破放下了嗎?當然不是!看破放下主要指的是心理狀況,不只是外在的形相,怎麼說呢?
 
物質與生命的衝突
當我們重新檢查社會,會發現:年輕孩子逃學、吸毒的不計其數,女孩子或被迫或自願做雛妓的也不少,聲色迷離的理容總滙、卡拉OK 、咖啡屋...鱗比櫛次,這些社會上最不幸的現象,究竟因何而起?
 
是父母疏於管教?是父母愛財如命出賣了孩子?是「貞潔」已是沒落的名詞?是現代的人太重感官的生活?是心靈極端的空虛,鬱悶無法排解、提昇...只有寄望速賜康、白板、強力膠帶著神識暫時進入忘懷自我、忘懷現實的昏蒙幻境中;或用最原始、最本能的色、情證實自己的存在。現代的物質來得太容易,生命在其中嚴重地迷失了!或許大部份的人且還不到如此嚴重地步,而事實上在日常生活受感官所欺騙的情況,依然是普遍存在的。

 

又香又臭的臭豆腐
這兒講一個笑話:
香光寺在每天傍晚時分常可聽到從內埔街上擴音機傳來的聲音:「來喔!來喔!人客要吃香又好吃的臭豆腐就來喲!我們的臭豆腐香又好吃喔!你們如要吃香又好吃的臭豆腐就趕緊來喔!」——這個名叫「臭豆腐」的東西,居然又香又好吃,實在很矛盾,但顯然這個廣告很有效,因為他一直從相同的地方傳來,停了好一陣子後,才又從另外一個地方響起來,可見買的人不少。這個現象表示:發明臭豆腐的人,非常了解人類口舌的需要。同樣,這也說明了感官生活是人類的本能需求,所以現代的廣告商,想盡各種辦法,刺激人們的感官,好引起購買欲的道理就在這裏。
 
感官的生活,本來無可厚非,但若完全被它牽引,忘失較高層次性靈生活的追尋,人就開始墮落,過著和動物本能相同的生活,結果是人類的文明衰頹,社會也逐漸腐敗。那麼,怎樣的處理才恰當?
 
不要被舌頭騙了
舉個例子,民國七十一年的一夏天,高雄精舍有事,許多師父回南部,香光寺剩下幾個初出家的師父留守。一天,紫雲村有位居士打電話來說:「師父啊!你們要絲瓜嗎?我們的絲瓜生產太多了,賣了會虧本,又沒有人要,你們來摘好嗎?」出家人一向是人家給什麼就接受什麼,有人要布施絲瓜當然好啊!結果用機車載了二大布袋回來,還沒吃完,他們又熱心送了兩布袋來,這時正逢雨季,寺裡的菜園也只有紅鳳菜,就這樣每天的菜不是炒絲瓜,就是炒紅鳳菜,吃到最後,一看到絲瓜就起雞皮疙瘩,一想起紅鳳菜馬上浮現那難以下嚥的黏膩感,於是,向大師父說以後不要再種紅鳳菜了。
 
沒想到,大師父却這麼開示:「對於吃,出家人首先要建立一個觀念:用功、弘法是我們的責任,只要認真隨力去做,佛菩薩自然會護持,所以,只要佛祖有飯吃,出家人就有飯吃,不要煩惱沒飯吃。其次,吃東西的目的是要維持體力,只要有營養能吃飽就好,不要分別好不好吃,東西好不好吃,只是舌頭的分別而已。高明巧善的廚師也只是靠色、香、味來騙你的舌頭,跟你的胃無關。東西一旦嚼過,吞到肚裡,那還分得出什麼菜、什麼味道、顏色...你不要被你的舌頭騙了!」
 
所以,所謂的「看破」、「放下 」,如果能從事物的實用性、目的性去體會,不被五官的感空所迷惑,才能得自在,如此,我們也才可騰出時間,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。
 
透視物質的功能
曾經,有位信徒來寺提到:他隔壁住著一戶有錢人家,買了一輛車給大兒子,理由是大兒子做事業了,不可以沒有車。大兒子有了,想想老二也不小了,怎麼可以沒有呢?就這樣,父子總共三輛車,各行各的。等到新的廠牌一推出,雖然車子還是新的,他們就說要換新車。...這樣,那天再出了新名牌,一定也要再換車,每天辛苦賺來的錢光應付這些身外之物就夠了。他們未曾想到:再名牌的車也只是交通工具,再豪華的車子,一個人充其量也不過坐一點點而已。
 
佛法告訴我們:物質只是增進人類生活幸福的工具,為了人類生活的便利,有必要由物質的改善做起,但若把「追求物質」當成生存的唯一目的,結果必定免不了身為物役的茫然與痛苦。
 
人,天生會比較,比房子、比汽車、比傢俱、比孩子的成績、比先生的事業...幾乎無一不比。看到別人飛黃騰達,而能安份、踏實地生活,是很需要掙扎的,唯有智者能夠在五官接觸外境的當下,冷靜地認清、透視物質的功能,掌握自己的責任和使命,恰當地運用可以達到目的相關的物質,不讓無關的部分成為自己的另一種負擔,若能如此,則科技的發達,將確實地增益人類生活的品質,帶給社會真正的福祉。
 
(三)喜捨布施
第三個做法是喜捨和布施,喜捨就是布施,但喜捨比布施更有「學問」些。
 
如何是布施?
記得以前過年時,總會有人上門擺財神爺,他們每到一戶人家就戴上財神面具服裝,一直舞著,舞到拿了錢才肯走,碰到這種情況,母親總是教孩子們:「你若看到那擺財神的人就趕快把門關起來!」偏偏新年大白天是不能關門的,只好躲起來,免得要給錢,如果不小心被撞見了,才不好意思地給他幾個銅板,這個是「布施」。
 
有時,我們在車站等車,碰到有人斷了一截手,拿了個破鐵盆遞向我們,為了表示自己和周圍面無表情的人不同,或為了能解除與乞者對立無言的尷尬,就從皮包中拿了一個硬幣丟進去,這也叫「布施」。
 
但喜捨比布施更進一步,喜捨是指「用歡喜的心情布施」為什麼能歡喜布施呢?因為布施的當下,施者的心靈是非常滿足的。要一個人布施不太難,方才說的兩個例子便是,但喜捨則源自豐足,只有在物質、精神各方面有豐足感的人才能「喜捨」。所以豐足感是喜捨來源,有位教授會說:「豐足是指人生中一切有價值的事情,比如我們的健康、體力、滿足感,我們的思想、智慧、時間、金錢把它布施出去,儘量與其他人分享,這樣就是豐足惑。
 
喜布施恆歡喜
那麼,誰是窮人呢?是路邊伸著飯碗的乞丐?是一家家翻垃圾桶找破銅爛鐵換少許錢維持生活的人?還是身上穿戴巴黎最新流行的服飾,却直抱怨沒有衣服可穿的人?真正的貧窮是已經擁有許多,却還貪求無厭。如果我仍可以把自己擁有的東西,不論多少與別人分享,這就是豐足。
 
生活周遭,常可聽到:「我需要...」「我缺少...」「如果我有××該多好」卻很少有人這麼思惟:我可以給些什麼?且在別人需要時,高高興興地布施出來,能夠這樣,我們的人生必定非常豐足,同時,由於有了豐足感,身心會覺得安然、自在,因為,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,我是歡歡喜喜地在每一個適當的機緣下,提供別人需要的布施者,不是那些伸著手等著別人施予的人啊!
 
要過一個自在的生活,「喜捨」是不可少的。佛經中有句話:「菩薩恆常歡喜,因他恆常布施。」確實,當一個人布施的時候,他所拖出去的不只是對方所要的東西而已,更捨去了自己內心的吝嗇、猶豫、自我保護等障礙心理健康的一切煩惱,把心靈從閉塞、防衛轉為開放、接受,這猶如從牢獄中獲得釋放,怎能不歡喜呢?
 
(四)誠摯懇切
誠摯懇切指的是人際之間,彼此坦誠、體諒地五相對待。這原是人類的本然,但在成長的過程中,或由上一代的教育,或由自身的經驗使然,漸漸把自己加了一層層的保護膜。
 
從尊重別人開始
許多信眾常抱怨:「我婆婆老是唸我,...,要不是想她老了,不和她計較,我早就...」或說:「做人實在辛苦,碰到這樣的先生,偏偏孩子也不聽話!」可見,怨言多出於對自己的保護和對別人的不了解,特別是夫妻、兒女、公婆...愈親密的人,愈容易發生,雖然沒有人喜歡衝突、爭吵,但要求真正避免,還必須從心態改變做起,怎麼做呢?
 
首先,是肯定一切人都和自己一樣:有血、有肉、有個性,有其存在價值、尊嚴,也有他個別的需求,碰到不如意的情況,也一樣會煩惱、發脾氣,總括一句,人總是希望就尊重的。所以,要求他人尊敬前,先學著尊敬別人。
 
耐心地回應
其次要耐心、坦誠地溝通與回應,不管對方用什麼方式來表達,是歡喜、是憤怒、是笑著臉或跳著脚,我們總要冷靜想辦法暸解他真正的心意,不被外相所左右;而對自己的感受及需要,也要坦然,試著用對方能了解、接受的方式傳遞出去,讓彼此理智、客觀地交流,並因這些交流,促進相互的認識及思想上的激盪、提昇。當你的思想有了出路,意見被重視時,人與人間真誠的信賴、提擕就不難建立。
 
轉逆境自我語言
然而,仔細想想,方才我們所談的內容,就各位的經驗來說,恐怕還是相當地理想,如何讓現實和理想相配合,中間須有一段努力的過程,在此,有幾個處理挫折很有效的自我語言,大家不妨試試:「旣然我可以對他不高興,為什麼他不能惱我?可見我有需要檢討的地方。」「沒有人喜歡惡臉對人,他現在會這樣,一定是遇到不如意的事,待他平靜些,再和他談。」「雖然孩子不想聽,教育他却是我的責任,究竟用什麼方式可以讓他歡喜接受呢?」...總之,逢到逆境時,儘量透過上述語言,轉消極的逃避、防衛、對立為積極的開放、體諒、自我反省的解決問題的態度。若能如此,你就是不被外境所轉的自在者了!
 
剋期取證
以上,是佛法中達成自在生活的一些觀念及四項方法,大家不妨以「尅期取證」四個字來鼓勵自己,也就是為自己訂一個期限、安排計劃,並在生活中將這些方法一一實驗。只要大家執意踐行,相信功效很快會出現,但是就一般情況來說,大多數的人轉心念、改習慣,確實比出家師父們難,因為師父們每天除了共修,還有定課,而且隨時都有菩薩的加被、提醒,所以如果諸位在每天的作息中,能抽個半小時靜坐、誦經、念佛或觀察自己的念頭起伏...,自然心力會增強,決心會更堅定,精神會更飽滿,自在的心靈,悠閒的人生就會在各位身上印證出來。

 

Facebook
觀看本期目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