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錄自009 期
1987.02.20
釋見誦
湧泉之歌哭與笑
菩薩若見諸眾生,以煩惱業墮三惡趣,受種種苦,心大憂惱;若見眾生起身、語、意三種善業,生天、人趣、受身心樂,菩薩爾時生大歡喜歡!<華嚴經>
打從呱呱墮地開始,哭與笑彷彿是跳動的音符,隨著悲歡離合譜出生命樂章,不論是短歌長調,當下都是真情的流露。它的存在是不受身份、年齡、時空的限制,却因人、因事,及當下情境的變異而有種種不同的涵意。
小孩子會因失去一塊糖菓痛哭流涕,而一件心愛玩具的失而復得,也會引得他開懷大笑。
披嫁紗的新娘緩緩步入禮堂, 在潸潸的淚痕下綻放著幸福的微笑....。
小只現前的哭笑,我們可以透過見聞知道,古人的哭與笑也因典籍的記載而流傳了下來。
莊子的妻子去世了,惠子去弔祭,看到莊子毫無哀傷却鼓盆而歌,垂脚箕踞,敖然自樂。惠子不以為然的說: 「與妻共處,長養子孫,妻子死了,毫無哀痛是乖於人理,竟然加以鼓歌,實在是太過分了!」莊子却說:「每個人都欣生惡死,當我剛知道時,怎麼會不痛苦呢?但萬物從無生有,假合而成,生來死往的循環變化,本就如春秋冬夏四時代序般自然,又有什麼好哀傷的呢?」而在論語述而篇有這麼一段載: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。」於喪或哭或歌,莊子與孔子表現截然不同,却都是個人真情的表顯,於是而有了莊子的大塊噫氣,孔子的禮樂文章。
儒林外史中,當范進聽到自己中了,「亞元」,竟高興的失了神——「笑著不由分說,就往門外飛跑...走出大門不多路,一脚踹在塘裡,掙起來,頭髮都跌散了,兩手黃泥,淋淋漓漓一身的水,眾人拉他不住,拍著笑著,一直走到集上去了。」短短的幾句話,便將范進大笑發瘋的神態,描寫得入木三分,使得這小小的人物在小說史上綻放著異彩。三國時代的李密被徵召為太子洗馬時,為了辭官照顧年邁的祖母,上了一摺感人肺腑的陳情表:「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,祖母無臣,無以終餘年。」孺慕之情溢於文字之外﹒千載讀之,猶為沾襟。高官厚祿本是古來文人十年寒窗的夢寐所求﹒然辭與受之間,范進與李密却有了不同的表現。
莊子鼓盆而歌,范進失神大笑,當下都是有聲音的情境,但是古人也有無聲而能將情感傳達得淋漓盡致的。如唐朝詩人元微之聽到白樂天貶江州司馬時,寄了一首詩給他:「殘燈無焰影幢幢,此夕聞君謫九江,垂死病中驚坐起,暗風吹雨入寒窗。」沒有痛哭的聲音,悲情却躍然紙上,至友之間的相契,也成了千古流傳的佳話。
而就佛書上的記載,還有比上述種種哭笑來得更超然、更動人、更驚天動地的。
釋尊在靈山法會上,手中拿起一朵蓮花,是時大眾默然,只有迦葉尊者向釋尊作了個「會心的微笑」。會心——會佛心、識本性、達真如;微笑——笑得那麼優雅,那麼怡然自得,它是自性清淨的流露及徹悟心源的抒白,天地間的智慧,就在這會心的微笑裡包涵盡淨了。無怪乎釋尊要說: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付囑摩訶迦葉。」
眾所週悉的,最愛笑的菩薩莫過於彌勒菩薩,他總是肩負著一只大布袋,街頭巷尾隨處遊化。小孩子最喜歡圍繞著他玩,有的爬在他肚皮上玩耍,有的在布袋裡鑽進鑽出,有的扳手、有的抱腳....,而他笑得更開心了。「大肚能容」、「滿腔歡喜」是他的寫照,他把世間的苦迫裝進布袋裡,又從布袋裡取出法藥布施給眾生,讓每一位親近他的人,都能感染他的慈心,獲得無上法樂。
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這是地藏菩薩的悲願。地蔽菩薩在因地曾是一個婆羅門女,「地藏菩薩本願經」裡描述她是一位「宿幅深厚,眾所欽敬,行住坐臥,諸天衛護」的善女子,但是他的母親却不信因果,造諸惡業,因此在母親過世之後,婆羅門女知其母必墮入惡趣,因而代母供養三寶,廣修功德,希望仗佛慈力能讓母親脫離苦難。每一思及母親的受苦,她就哀泣哭慟,久久不能自己,甚至槌胸啼哭傷及身體,也因此她立下了偉大的宏願——願我盡未來際,應有罪苦眾生,廣設方便,使令解脫。故菩薩至今猶累劫修行,廣度無邊的眾生。
華嚴會上,亦有一位「常啼菩薩」,他因為見到眾生陷溺在生老病死的煩惱大海裡,故每為之悲泣不已。他一心希求能早日獲得無上的智慧,來解決眾生的苦迫。他不惜賣身、刺血出髓來供養說法的法師,以求得般若之慧,却又因為沒有人要買他的身,而傷心地長啼大哭。他的哭可真是驚天地、泣草木,連鬼神也為之動容下淚。因為他的「哭」已然超越了一己的拘限,是一份「眾哭我亦哭,眾樂我亦樂」的無盡悲願,這等心量是如何的寬廣,這等的哭啼又是怎般的動人啊!
華嚴經上說:「菩薩若見諸眾生,以煩惱業墮三惡趣,受種種苦,心大憂惱;若見眾生起身、語、意三種善業,生天、人趣,受身心樂,菩薩爾時生大歡喜!」就一位菩薩的心境來說,眾生為世間幻象所惑,累劫生死無明漂流,於中妄生執看,或悲或喜,不知出離,這才真正是菩薩憂愁哭泣的啊!而若眾生迷而知悟,返求本覺自性,契入如來清涼之地,也才是菩薩的真實喜悅啊!
綜上所述,無論彌勒菩薩的笑,地藏菩薩的哭,乃至常啼菩薩的悲行,在這些「哭」與「笑」之間,處處顯現的無不是菩薩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的力行與實踐,而這也正是出世道上一切行者的共同情懷!借問你我之間的哭笑,能有幾分的契入?
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