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版序】在佛法中歌唱/香光尼僧團方丈 釋悟因

宗教的宣揚,一向都離不開音樂,音樂的力量無遠弗屆,超越時空,也迴盪在時空中。

追溯佛教音樂的歷史,原始佛教時代已有唄匿者,專門以唄匿弘法。大乘佛教興起後,對歌唄有更積極的態度,《法華經》中說:「若使人作樂,擊鼓吹角貝,簫笛琴箜篌,琵琶鐃銅鈸,如是眾妙音,盡持以供養,或以歡喜心,歌唄頌佛德,乃至一小音,皆己成佛道。」大乘佛教認為使用音樂、歌詠、樂器弘法是菩薩道的一種方便。

中土的梵唄相傳始於魏陳思王曹植,他深愛聲律,屬意經音,才有「瑞應本起」歌詠唱讚之作。至於佛教音樂的種類,在《高僧傳》卷十三曾說:「天竺方俗,凡是歌詠法音,皆稱為唄,至於此土詠經,則稱為轉讀,歌讚則號為梵唄。」意思是聲唄有不同的名稱───唱導是聲唄的說法,轉讀是聲唄的誦經,梵唄是聲唄的讚頌,至於所詠頌的是「以起唱微言,怡養神性。」

除了在佛教的典禮中,以梵唄、唱導、轉讀等方式來宣唱法理外,及自民國以來,太虛、弘一大師等教內外大德,更應用現代的語彙和方法,譜成現代的旋律音符。因此,不論古時之梵唄或現在之音樂,都有其時代性和地域性。事實上,佛教音樂本身即是一種教育,透過詞曲,讓內心感恩、懺悔、禮讚等情感隨旋律抒發,在意識中構成意象,無形中接受歌曲所要傳遞的義理,而達成教化的功能。

一首好的佛教歌曲,不論是沉穩莊重、輕快活潑或雄壯激昂,必定是唱者的心與它相應才能感人,由唱者、聽者產生共鳴,清淨身心,引發正念,導引自他向上、向善,這便是一種教育自己、覺悟他人的過程。

養慧學苑佛學研讀班從第九屆普賢班開始,同學們在佛法中歌唱,在歌唱中領略三寶的潤澤。這一唱,愈來愈多同學加入,於是民國九十六年,正式成立了「藍韻合唱團」。多年來,透過佛曲清淨的韻聲,歡喜唱出心中的樂音,以音聲感動自己、感動他人,這也是一種法的供養。今日佛曲合唱專輯的出版,是諸多因緣的成就,有法師、指導老師,團員們對佛、法、僧的感恩與讚詠,共同譜出了「香光創作佛曲」合唱系列專輯,我們將不斷傳唱,引領眾生回歸佛陀的座旁。

專輯試聽,請連結:http://www.gayamagazine.org/album/detail/51
更多養慧學苑合唱團訊息,請連結養慧學苑網頁:

前往連結 : www.gaya.org.tw/yanghui/06_entry-2.htm
Facebook